Mark Hedin報導/ETHNIC MEDIA SERVICES
根據最新出爐的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美國人口現在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多元化,也益發都會化,但總人口增長速度則放緩。
美國人口普查局8月12日公布第一批2020年人口普查收集的詳細分類資訊,這些資訊將立即被用在重畫選區的過程中,為各州和地方政治管轄區畫定政治邊界,為未來的選舉創造平等人口區域。
這些資訊未來十年也將以其他許多方式被使用,例如,用來決定哪些地方需要興建新學校、醫院或道路,或商業在哪些地方開店可以獲利等。
人口普查局族裔研究與宣導資深顧問瓊斯(Nicholas Jones)說:「與我們過去統計的數字相比,美國人口族裔現在變得更多元化、更多樣性。」
在去年參與回答十道美國人口普查問題的3億3144萬9281位居民當中,有2億零430萬人表示自己和家人是白人,另外有3110萬人表示自己是白人和其他族裔混血,以及另外270萬人表示自己是不包括白人在內的其他族裔混血。
這2億零430萬表示自己是「純白人」的人口比2010年人口普查少了8.6%。
人口普查問卷上的族裔選項將美國人口分類為白人、亞裔、黑人或非裔、美國原住民或阿拉斯加原住民、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島裔、其他族裔,還有一個單獨的問題詢問受訪家庭是否是西語裔或拉丁裔。
回答完上述兩個問題後,受訪者會被進一步要求在他們所選的族裔選項後面填寫特定部落或族群。
人口普查局表示,西語裔或拉丁裔的問題與文化認同有關,與外貌無關。數據顯示,北美有6200萬人表示自己是西語裔或拉丁裔,比十年前增加23%,他們同樣被要求在族裔選項後填寫特定族群。
不過,美國過去十年人口增長幅度最大的不是西語裔,而是亞裔,增幅高達36%,共2460萬人,包括混血者。
數據顯示,包括混血者在內的非裔居民現在人口為4690萬人,美國原住民或阿拉斯加原住民為970萬人,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島裔為160萬人。
選擇「其他族裔」的人口占美國總人口15.1%,這個族群以新墨西哥州的比例最高,為32%,加州第二,為31.6%,第三是德州,為28.3%。美國選擇「混合二或多個族裔」的居民以夏威夷的比例最高,為25%,其次是新墨西哥州19.9%。
人口普查發現,美國目前總人口比2010年多2270萬人,但增加總數是自1990年以來最少,增幅也是自1930年以來最小。
數據顯示,大部分的人口增長都出現在人口原本就眾多的縣,人口少於5萬人的縣有人口流失現象。人口介於5萬到9萬9999人之間的縣人口增幅平均為4.1%,人口超過10萬人的縣人口增幅平均為9.1%。
美國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市與十年前相同,依序是紐約市、洛杉磯、芝加哥、休士頓、鳯凰城、費城、聖安東尼奧、聖地牙哥、達拉斯和聖荷西。
唯一不同的是現在排名第五的鳯凰城和排名第六的費城互換名次。這十大城市的都會區人口平均增長8.7%,但鄉村的地區人口則減少2.8%。
人口普查局統計學家制定了一個「多元化指數」,來測量兩個隨機抽樣的人為不同族裔的可能性。
整體而言,這個可能性現在為61.1%,高於2010年的54.9%,德州、內華達州、加州、紐約州、紐澤西州、馬里蘭州、夏威夷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皆高於65%。
兩個隨機抽樣的人為不同族裔的可能性最低的是新罕布夏州(23.6%)、佛蒙特州和西維吉尼亞州(皆為20.2%)和緬因州(18.5%)。
此外,美國人口呈老化趨勢。年滿18歲者占77.9%,共2億5830萬人,比十年前增加10.1%;未滿18歲者共7310萬人,只比十年增加1.4%。
人口普查局今年4月已先公布各州人口統計數字,以決定每一州是否增加或失去國會席次。
在非疫情時期,人口普查數據通常會在「人口普查日」(Census Day,4月1日)一年後公布,但人口普查局選區重劃和投票權數據辦公室主任懷特霍恩(James Whitehorne)指出:「大家都知道,今年的公布日期延後了。」
2020年人口普查資料目前僅提供與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相同的格式(https://tinyurl.com/2020CensusData),但會於9月30日以較方便使用的格式在data.census.gov上重新公布。
Mark Hedin is a reporter for Ethnic Media Services. He has previously written for the Oakland Tribune, the Central...
Dr. Tiffani Jenae Johnson, 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 Physician, UC Davis Children's HospitalSUNITA SOHRABJI報導/Ethnic Media Services
戴維斯加大兒童醫療中心(UC Davis Children’s Health Center)小兒科醫師強森(Tiffani Johnson)7月30日在少數族裔媒體服務中心(Ethnic Media Services)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由於美國低收入少數族裔居民在獲得服務和取得訊息方面存在障礙,所以許多人還未接種新冠疫苗,卻被不公平歸咎是造成最近新冠病例激增的原因。
強森說:「他們在獲得醫療服務方面存在許多障礙,在獲得疫苗接種方面也存在同樣的障礙。」強森是這場新聞發布會請到的四位嘉賓之一,會議主要討論現有疫苗對抗美國目前最主要病毒株delta變種病毒的效力。
強森說:「有些政治人物毫不遮掩地說,隨著疫情不斷惡化,現在是開始責怪未接種疫苗者的時候了。然而,在新冠病例持續激增之際,實際狀況要比光是用手指指著未接種疫苗者斥責要微妙得多。」
凱瑟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7月21日提出的報告指出,超過68%的美國人口已經至少接種一劑輝瑞(Pfizer)或莫德納(Moderna)疫苗,或是已接種單劑嬌生(Johnson...
Pilar Marrero報導/Ethnic Media Services
有些術語很難翻譯,有些概念您毫無頭緒,即使在另一種語言中可以找到相應的詞彙表達,也無法讓人了解。如果實在沒有辦法,您可以請教「德州民權計畫」(Texas Civil Rights Project)的里維拉(Miguel Rivera)。
有一次,里維拉嘗試向父母解釋他的職業,他的正式頭銜是「選區重劃專家」。這個頭銜本身很難翻譯。一般人究竟對它有多少了解?許多人根本不知如何用英語、西班牙語或其他語言解釋它。
里維拉說:「當我和我的父母談到選區重劃時,我才意識到,他們與這個議題脫節的程度有嚴重。我們住在德州,如果我們要推動西語裔社區參與這項與他們的福祉有切身關係的議題,我們就必須在如何解釋這些術語上獲得共識。」
事實上,許多人甚至不知道這個英語詞彙的含義。
它到底是什麼?
在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結束後,包括聯邦、州和地方所有層級的政府,會在所謂的「選區重劃」(redistricting)過程中,為每個必須選出代表的司法管轄區重新劃定政治界線。無論您住在何處,都會成為某個選區的一部分,這將決定您可以投票給哪些候選人來代表您,例如國會議員、州立法議員、縣議員、市議員、學區委員等。
如果您所在的選區住有其他和您有共通利益的人,那麼,您的問題就可能獲得解決。反之,它們就無法被解決。
聽起很簡單,但這是一個長達十年、用來定義哪些社區可以或無法獲得政府重視的過程。它是一個和選舉投票一樣重要的過程,但鮮少為人所了解。和選舉一樣,它需要民眾的參與,才能為弱勢群體保有未來十年的資源和政治聲音。
專家認為最重要的兩個術語是:「選區重劃」(Redistricting)和「傑利蠑螈」(Gerrymandering)。
對西班牙語媒體記者和像里維拉這樣的專家和維權人士來說,這兩個術語經常讓他們感到頭痛。這些人知道,這些概念對德州和美國其他地區西語裔社區的政治權力和福祉有多麼重要。
如何將這兩個字翻譯為其他語言,好讓美國其他社區民眾能夠了解?
里維拉表示,他面對的第一個挑戰是翻譯「選區重劃」的基本概念。西班牙語的選區重劃是「redistribución」,但這對解釋這項議題的幫助並不大。
里維拉說:「為了有效向西語裔社區解釋為何他們必須參與選區重劃的過程,我們必須在如何使用這些術語上取得共識。」
德州「全民聯盟」(La Union del Pueblo Entero,簡稱LUPE)一直使用「選區重設」(re-design)一詞,聽起來似乎比「選區重劃」易懂些。
再來是更讓人困惑的「傑利蠑螈」。
有些人想透過將發音改為「jerrymanderin」把它「西語化」。「傑利蠑螈」是指操縱選舉界線來包含或排除一個選區內的某些群體,或分開某些有共通利益、相同族裔的社區,以防止他們獲得可選出代表的力量。
這便是為何有些選區的形狀會像蠑螈一樣奇怪的原因,例如加州聖塔莫尼卡(Santa Monica),它位於較貧窮的洛杉磯縣南部,但這一區都是由同一位議員代表的富裕社區所組成。
里維拉說,用來解釋這一概念的「傑利蠑螈」只存在於英語中,在其他語言中並不存在。
里維拉說:「我們最後同意,『操縱選區』(manipulation of districts)是最佳翻譯,儘管我認為它無法反映出這種做法多麼有害。基本上,他們『傑利蠑螈』選區界線來確保某些政治人物或政黨可保有他們的席次,而且,失去席次的通常是少數族裔社區的代表。」
里維拉補充,這個問題不只存在於西班牙語中,也存在於亞洲語言中。他說:「我們和華裔社區組織合作,發現這些術語和概念也很難用中文翻譯出來。」
里維拉表示,這項工作有待完成。他稱這項工作為「語言公義」(language justice)。
Pilar Marrero is a journalist and author with long...
From left to right: Dr. Eric Feigl-Ding, Senior Fellow,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Dr. Jose Perez, Chief Medical Officer, South Central Family Health Center;...
Mark Hedin報導/Ethnic Media Services
在新冠病毒於全球肆虐之際,加州率先成立各項支援計劃,幫助人們度過需求增加、但收入減少的艱難時刻。
洛杉磯縣移民事務局(Office of Immigrant Affairs,簡稱OIA)和少數族裔媒體服務中心(Ethnic Media Services)6月24日舉辦了一場縣民大會,介紹兩項加州最新推出的計劃,「金州紓困計劃」(Golden State Stimulus)和「金州補助金計劃」(Golden State Grant Program),提供數以百萬計加州居民每人數百美元,無論他們是公民還是非公民。
今年剛推出的「金州紓困計劃」,將提供每人600到1200美元紓困金,給約400萬符合所得稅減免(Earned Income Tax Credit)資格或使用個人納稅識別號碼(ITIN)報稅、年收入不超過7萬5000美元的加州納稅人。
2020年因沒有報稅不符合領取紓困金的居民,仍可能符合「金州補助金計劃」資格。這項計劃提供仰賴失業金、CalWorks、社會安全生活補助金(SSI)、一般救濟金(general relief)和其他社會福利生活的民眾每人600美元生活津貼。
參與舉辦這次縣民大會的韓國城青少年與社區中心(Koreatown Youth & Community Center)的「洛杉磯免費報稅服務」(Free Tax Prep...